==== 交通平權 ====
Q 北部沒有辦公室的 NGO 沒有辦法一直追蹤立法院的動態
Q 參與:當然有線上參與,但是大家都知道為什麼要現場去,實體有不同的效果
但是你在台北,交通成本很低,南部、東部,因為交通成本就妥協了
國會真的要設台北嗎?
例如環保署為什麼要在台北
中南部民眾要抗議、要陳情、要去立法院都要去台北
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請假
參與的成本非常高
沒有任何立委重視
重要會議請人來都要給交通費
更早起床、更晚回到家
一般民眾更不可能
參與不平權非常不嚴重
線上的也是都比較被當成次要的
真的要好好討論立法院遷移
實體參與太不方便
Q 移地開會
地方的立委也是兩地到處跑
台南也是輪流跑
對議員來說很麻煩
北中南東
Q 臨時被告知要開公聽會,才被告知,趕快去,或是付不出交通費,只能靠 NGO 互相幫忙,但是意見已經透過兩、三手
==== 互動機制 ====
Q 互動機制,線上直播,議員馬上就可以看得到民眾的反饋
Q 增加線上參與的機會
Q 線上直播不開放留言,現在直播也不讓接影片的頻道加註旁白與留言
Q 解開再利用影像的限制,增加民眾參與的可能
Q 線上參與不被重視,通常都是現場的人沒意見還有剩下時間才會來聽線上的意見